寒假時,安親班帶著我們去小熊博物館和臺灣客家茶文化館。出發前,我就好期待出去玩的日子,透過老師和同學的分享,我想像著這一天的旅行,一定會被很多可愛小熊包圍,心裡真是迫不及待。
這天我們坐遊覽車來到小熊博物館後,我們先做小熊DIY。首先大家先挑自己喜歡的小熊顏色,我挑的顏色是咖啡色小熊,接著再把棉花塞進小熊的肚子、頭和兩隻手,塞滿棉花後,再把用來塞棉花的洞縫起來,小熊就完成了,我覺得很有成就感。
接著,我們去參觀博物館,一進去館內,就看到造型五花八門的熊,牆上還介紹了一九五零年到二零一零年的小熊歷史,有些熊長得像一隻狗,也有像一隻貓,真是滑稽又可愛,其中還有「鐵達尼號沉船紀念熊」,它的顏色是黑色,看起來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,了解完熊的歷史後,我們就一邊欣賞不同場景的小熊展覽,一邊在裡面拍了好多照片。
參觀完小熊博物館後,我們就來到下一個景點——臺灣客家茶文化館,我們先到二樓吃午餐,午餐的菜色很簡單,但還是讓飢腸轆轆的我吃得津津有味。午飯後,導覽員開始跟我們介紹製茶流程,並且介紹了幫茶葉烘乾、揉捻、殺菁的機器,機器運轉時很大聲,讓大家都驚呼連連。導覽時,導覽員也有跟我們介紹萬壽菊,用手輕搓整株花葉,手上就會留下香香的味道。我們還體驗了窨(ㄒㄩㄣ)茉莉花茶的過程,用鏟子翻開茶葉和茉莉花,是一件很辛苦的過程。
我覺得這一趟旅程很值得再來,因為小熊博物館不只可以練習耐心製作小熊,也可以讓我知道原來這麼小的玩偶,有著這麼長的歷史。客家茶文物館,讓我知道小小一杯茶,原來需要花費這麼多功夫才能完成,希望下次能再來這裡,更深入了解這些有趣的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