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二年多來全球在這波新冠肺炎COVID-19病毒的衝擊下,日常生活與學習態樣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擾動,家庭生活與人際關係也面臨相當大的考驗,口罩下的笑臉只能 透過明亮的雙眸,傳遞彼此微弱而不確定的訊息﹔手機媒體的疫調足跡,匡列了陌生與熟悉的朋友知己,無形中拉扯著莫名而讓人心慌的合理社交距離﹔隔著面罩擔 心染疫的心情似乎沒有褪去,但心靈力量的暖流是支撐家人朋友或師生同儕最重要的支柱,這一份「愛」不會因為病毒肆虐而中斷,所以我們一直力挽狂瀾的想維持人與人之間最美的際遇,那就是教會孩子「用心感受」,學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存在、感受社會無私奉獻的溫暖人情、感受身邊家人無怨無悔的支持與關照,......總而言之,希望透過學校教育,教會孩子懂得愛人、學習愛己,因為這是一輩子的功課!


本期的校刊,主題是「愛...」,學校配合「幸福家庭-親子共學趣」的親職教育月活動,期望透過推廣和諧家庭與親子關係的經營策略,鼓勵親子攜手共同參與,創造家庭生活的美好回憶,打造疫後時代嶄新的親子共學新世紀!這個理念源自教育部105年以「增進家庭凝聚力」的目標出發,提出「善用3C、幸福3T」的正向理念及愛家行動,其中的「幸福3T」-指的是「全家共讀、同樂、一起動一動」(Reading together、Playing together、Running together) 的愛家親子活動,南門國小則發展出六個精彩有意義的親子共學亮點:

一年級:親子共享活動-「幸福家庭時光」--學生向家人學習做家事,並和家人分工合作完成,共築美好時光。
二年級:親子共廚活動-「幸福餐點在我家」--親子合力共同完成 一道充滿愛和幸福的餐點。
三年級:親子共讀活動-「閱愛閱幸福」 親子共讀繪本書,透過 閱讀傳遞彼此的愛。
四年級:親子共做活動–「愛家幸福手做」 親子合作完成一樣手 工作品,表達愛和祝福。
五年級:親子動滋動-「我們一起『家』加油!」 親子共同參與一 項運動(活動),促進身心健康。
六年級:親子共樂-「全家幸福樂陶陶」 親子規劃一次旅遊或全 家的活動,增進親子感情。


家庭是孕育生命的起源,父母是孩子生命啟程的第一位老師,能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是每一個人的願望,而幸福的家庭會願意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家庭生活與家人互動上,比起經歷家庭危機事件或面臨破碎困境的家庭來說,我們更期待也鼓勵每個人都樂意和家人一起分享生活的樂趣。尤其雙薪家庭中父母都要工作,孩子也有自己的學業和課外活動,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,也是對父母的考驗。


校長在這學期的公開授課中,特別設計了「我的家庭樹」的家庭教育教學活動,實施的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,選擇「The Giving Tree愛心樹」這本繪本,教案以探討家人之間的關 係、親子之間的付出與回報,延伸子女應感恩照顧者(廣義的父母),孝敬長輩、體諒家人,希望透過這本書的介紹,讓孩子學會珍惜與關懷、知足與感恩,分享犧牲與不求回報的浩瀚親恩,建立孝親的美德與實踐力。與304班的二節課堂中以「分享」、「關懷」、「同理」、「感恩」為核心,將孝敬主題融入教學情境,設計綜合活動領域之教學內容。304的孩子們在上學期末參與了「與校長有約」的「圖書館閱讀系列活動—我愛聽故事」:在充滿書香的圖書館,校長為孩子們導讀,透過繪本賞析、閱讀理解、提問與省思、分組討論及記錄、口頭發表等方式讓學生明白分享、關懷、同理、感恩的意涵並能知行合一,實踐孝道行為,配合公開授課的主題教學,鼓勵孩子與家長建構了每個人獨特而幸福的「家庭樹」。


最值得省思的是家人之間是否能彼此關心,為人子女是否能體諒、察覺家人的犧牲付出,而非一味的在乎自己的需求與慾望,總是想到自己有沒有享受,殊不知支撐家庭支柱重擔的辛勞。家人、父母、親子、手足的關係需要自我探索與察覺,有同理心、關懷心、感恩心並願意分享,就能凝聚家人之間的幸福,總而言之,幸福的家庭充滿了愛,這是需要經營與學習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