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 不一樣的小學生活 ★
邱玉玲

因疫情的關係已三年未開小學同學會了,隨著疫情的緩解,加上有同學遠從美國回來,所以大夥兒討論的結果,決定在開學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召開小學同學會。當天看到許久不見的同學,大家都好開心、好興奮,吱吱喳喳的,好像有聊不完的話題,這時有一位男同學忽然冒出一句話,「117年就是畢業50周年」,「真的啊?有這麼快嗎?」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,腦海中的時光機帶我回到40幾年前的小學-南門國小。


那時的南門國小四周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房子,記得暑假時會看到附近的農家借學校的操場當曬穀場,他們把稻穀平舖在地上,在陽光的照耀下,像是黃色寶石閃閃發光,甚是美麗壯觀。而現在的迎曦樓以前是教室及小操場,第一、三棟教室那時就有了,只是後來加高到三樓,這是當時的建築物情形。

接下來我就來介紹我的小學生活。每天一早約7點左右,會有5個小朋友來到我家門口,然後喊著我的名字,這時我就要趕快出門,因為如果沒趕上路隊我會被糾察隊登記扣分,當時的我們上學、放學都需排路隊,不像現在的小學生幾乎都是父母接送,這有很大的差別呢!來到學校後也是有早自習,有的同學在教室自修,有的參加學校的校隊練習,有棒球隊、桌球隊、體操隊和合唱團。下課時,我們的遊玩方式和現在的小學生也很不一樣,我們會用橡皮筋串成一長條當作繩子,拿來練習跳高,也可降低高度,用小腿在繩子上勾來勾去,並配合有趣的童謠做各種動作。也練習跳繩,一跳二迴旋、雙繩跳等,這些都難不倒我們。除此之外,下課要去的另一個重要場所就是合作社。合作社有販賣文具、簿本還有麵包、飲料等,常常擠得水洩不通呢!午餐時間,有些同學帶便當留在教室用餐,有些同學回家用餐,而我通常是在教室用餐,當我打開便當盒蓋子時,看到媽媽一大早起床煎的荷包蛋、芹菜炒花枝,及滷肉豆干,我食慾大增,吃在嘴裡有著滿滿的幸福感,雖然現在已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料理,但那媽媽的味道永遠留在我心中,永遠難忘。而當時的我們是星期六也要上課喔,和現在的小學生比起來沒有比較輕鬆呢!上課的內容最大的不同點有兩項,一項是我們沒有英文和電腦課,另一項是我們有珠算課,要學打算盤,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,算盤是甚麼?他們可能不懂也沒看過,因為現在都由計算機代替了。以上就是我和現在的小學生不一樣的地方。


咻的一聲!時光機又帶回我回到原來的餐會上,看著同學們談笑風生,好不愉悅!雖然大家髮鬢上冒出幾根白髮,額頭上的皺紋也加深了幾條,畢業至今也有四十幾年了,但同學之間美好的情誼卻永不改變。在聚會快結束時,我們選出下次的主辦人-李會長,並提議在畢業50周年時要擴大舉辦同學會、參加母校校慶並致贈獎學金50萬元。看到同學們如此的心繫南門,好感動啊!孕育我們成長茁壯的南門,我愛您!感謝您!